送宋飞卿二首 其二

未能免俗聊从宦,遥望孤云忆旧庐。
不乐径归真吏隐,得闲随分寄僧居。
关山牢落三年梦,行李萧条一束书。
想见莲花峰下遇,路人遥指倒骑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你提到的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中国古代诗歌作品,它就是杜甫的《送宋飞卿二首》中的第二首。这首诗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我们简要介绍一下作者杜甫。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朝著名诗人。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等重大事件,因此其作品中充满了对时代苦难的深刻体验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抒发。杜甫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精湛的艺术技巧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被誉为“诗圣”。他的许多诗歌被后人广为传颂,如《春望》、《登高》等。《送宋飞卿二首》作为杜甫晚年的作品,也充分展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具体来看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在这首诗中,杜甫以送别的形式,表达了他对友人宋飞卿的深深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诗中不仅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还透露出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的深切感受。整首诗语言质朴而真挚,情感深沉而热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谈谈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杜甫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使得诗歌意境深远而含蓄。在表达情感方面,他既能够抒发个人的情感,也能够反映社会的现实。此外,杜甫还擅长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使得诗歌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送宋飞卿二首 其二》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杜甫诗歌艺术成就的代表之一,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社会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不仅可以领略到唐代诗歌的魅力,还可以感受到杜甫对友情和国家命运的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