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道中二首 其二

屋头山色静无埃,竹里柴门水际开。
惊怪篱中犬迎吠,有人知自碧峰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嵩山道中二首 其二》是金代文学家赵秉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简介
  • 生平与时代:赵秉文,字周臣,号闲闲老人,是金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但仍然能够创作出许多感人至深的作品。
  1. 诗词原文
  • 屋头山色静无埃,竹里柴门水际开。惊怪篱中犬迎吠,有人知自碧峰来。
  1. 诗词鉴赏
  • 意象与意境:诗中的“屋头山色静无埃”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竹里柴门水际开”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勾勒出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田园景色,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 情感表达: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平淡真实的追求。通过对山水、竹林、柴门等元素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情感态度。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诗歌的意境上,也体现在诗人的创作理念上。
  • 艺术特色:赵秉文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他的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同时,赵秉文还注重诗歌的格律美,使诗歌在形式上更加完美。
  1. 历史背景
  • 时代背景:金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短暂的朝代,其统治时间从1115年到1234年。这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冲突的历史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赵秉文能够坚持自己的文学创作,展现出了他的才华和勇气。
  • 文化氛围:金朝时期的文学受到了辽、宋等多种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赵秉文能够创作出具有独特韵味的诗歌作品,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嵩山道中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也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