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崆峒山

圆方相涵浩无穷,巨细长短相形中。
至人遗形立于独,直与天地相始终。
不离汾水见姑射,心知何处非崆峒。
惜哉小智闻道晚,强以耳目寻遗踪。
去城三十里而远,其下闻道轩辕宫。
缘云一径羊角上,忽得平壤罗诸峰。
悄然坐我白茅室,目所未击神已通。
青山为身涧水舌,宾主相对森谈锋。
是中无问亦无答,一堕观听真盲聋。
何人得意乃忘象,岂必日月推屯蒙。
参云亭西山更好,下视落日低金容。
归来秀色艳眉颊,梦驾万里西飞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崆峒山》是明代诗人于慎行创作的一首诗歌。该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崆峒山的赞美以及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况。

于慎行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崆峒山的美丽景观。首句“崆峒天下胜,游者莫知津”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崆峒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历史背景吸引了众多游客。诗中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形象地展现了其建筑之壮观,而“云锁石门无锁钥,天开玉阙有琼楼”则描绘了其天然奇观与人间仙境般的美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