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飞泉亭

霜风吹林林叶干,泉声落日毛骨寒。
道人清晓倚阑干,自汲清泉扫红叶,一庵冬住白云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香山飞泉亭》是金代诗人赵秉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赵秉文,字周臣,号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金世宗大定廿五年(公元1185年)进士,任应奉翰林文字。他的生平经历了金朝的多个朝代,从政期间曾担任礼部尚书和翰林学士等要职。他的诗歌以写自然景物见长,作品清新简淡,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2. 诗歌原文:霜风吹林林叶乾,泉声落日毛骨寒。道人清晓倚阑干,自汲清泉扫红叶,一庵冬住白云端。
  3. 创作背景:关于《香山飞泉亭》的创作背景,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可以推断,这是在金朝时期,诗人游历香山时有感而发,描绘了香山飞泉亭的自然景色以及道人的隐居生活,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赞美。
  4. 诗歌赏析:赵秉文的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首句“霜风吹林林叶乾”,用“霜风”和“林叶”勾勒出一幅寒冷而苍凉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孤寂、寂静的氛围。次句“泉声落日毛骨寒”,通过对泉声和落日的描述,传递出大自然的壮美以及诗人内心的触动。最后一句“道人清晓倚阑干,自汲清泉扫红叶”,则展现了道人清晨起床,汲水扫地的宁静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香山飞泉亭》作为赵秉文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艺术风格,也代表了金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向往。诗中的自然景观与人物生活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卷,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