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按察十首 其八

君侯下车日,百城风凛如。
公馀一炷香,溪山奉晏居。
治要无多言,所贵一字虚。
所以曹相国,不读城旦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李按察十首 其八’是金朝诗人赵秉文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李按察的深厚情谊和崇高敬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赵秉文简介:赵秉文是金代杰出的文学家、诗人,被后人誉为“元代诗坛之宗匠”。
  • 时代特征:赵秉文生活在金代晚期,这是一个文化和政治都相对动荡的社会环境,但同时也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1. 诗歌原文
  • 诗句展示:君侯下车日,百城风凛如。公馀一炷香,溪山奉晏居。治理无多言,所贵一字虚。所以曹相国,不读城旦书。
  • 诗意解析:这首诗描述了李按察刚到任时的情景,以及他闲暇时的宁静生活。其中,“治要无多言,所贵一字虚”一句,展现了赵秉文对友人的品德和修养的高度赞赏。
  1. 艺术特色
  • 情感表达:这首诗充满了对友人的真挚情感,通过对友人新官上任的描述和对其闲暇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赵秉文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 语言风格:赵秉文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善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比喻,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1. 历史影响
  • 后世评价:赵秉文的诗歌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他的诗词作品至今仍被视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 文化价值:作为金代的代表诗人,赵秉文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研究金代文学具有重要的价值。

赵秉文的《送李按察十首 其八》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的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展现了金代晚期的文化风貌和社会状况。这首诗不仅是赵秉文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