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侯下车日,百城风凛如。
公馀一炷香,溪山奉晏居。
治要无多言,所贵一字虚。
所以曹相国,不读城旦书。

【注释】

君侯:对高级官员的尊称,这里指李按察。

下车:指李按察刚到任时的情景。

百城:比喻地方大小不同,但都受其影响。

公余:指在公务之余的时间。

香:指焚香拜佛。

晏居:指安歇休息。

治要:指治理政务。

一字虚:指用一个字来概括。

曹相国:指汉代的曹参,以清静为治而著称。曹参曾任齐国宰相,他主张“无为而治”,不扰百姓,使人民安居乐业。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李按察上任后的一些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赏之情。

第一句“君侯下车日”,意思是说李按察刚到任时的情景。这里的“下车”指的是李按察刚到任,还没有开始处理政务。

第二句“百城风凛如”,意思是说李按察到任后,所到之处都受到了他的治理,使得各地都风平浪静,没有战乱。这里的“百城”指的是李按察所到的地方,都是他治理过的,因此没有战乱。而“风凛如”则是指这些地区的治安状况良好,没有战乱的发生。

第三句“公馀一炷香”,意思是说在处理完政务后,李按察会在闲暇之余烧香拜佛,表示他对佛法的虔诚和敬仰。这里的“公馀”指的是李按察在处理完政务后的空闲时间,他喜欢在这个时间段里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烧香拜佛。

接下来四句是写李按察的性格特点和治国理念。

第四句“溪山奉晏居”,意思是说李按察喜欢在山水之间安歇休息,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这里的“溪山”指的是美丽的山水,而“奉晏居”则是形容李按察喜欢在这些地方安歇休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第五句“治要无多言”,意思是说李按察治理政务时,总是言简意赅,不事雕琢。这里的“治要”指的是治理政务,而“无多言”则是说他在处理政务时,总是能够做到言简意赅,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和夸张。

第六句“所贵一字虚”则是说李按察认为治国之道在于用一个字概括,而不是用过多的言辞去表达。这里的“一字”指的是用一个字来概括,而“虚”则是强调这个字所代表的内涵是丰富的,不是空洞无物的。

最后一句“所以曹相国,不读城旦书”则是引用了曹参的故事来说明李按察的治国理念。曹参曾担任齐国宰相,他主张“无为而治”,不干预百姓的生活,让百姓安居乐业。而李按察也采用了同样的治国理念,他不干预百姓的生活,让百姓自己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整首诗通过对李按察上任的情景以及他在处理政务时的特点和治国理念的描述,展现了他对百姓的关爱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李按察的赞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