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奋厥武,如雷如霆。
犷彼远夷,载震载惊。
帝命相臣,苏我疲民。
维时莘公,展也大成。
公自平阳,移镇于秦。
世皆谓公,有脚阳春。
公在在秦,百年无兵。
世皆谓公,斯民德星。
维此二方,不宁不令。
帅臣议征,发言盈庭。
公奏累上,如山不倾。
世皆谓公,汉之营平。
既宅三辅,复保五城。
以迄于今,夏人请盟。
维将尽能,维公竭诚。
公拜稽首,天子之明。
我公归矣,我民思矣。
诏公复起,周邦咸喜。
愿公百年,以佐天子。
罔俾樊侯,于周专美。
这首诗是《大田赋》,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析:
- 皇武
- “皇”指皇帝,“皇奋厥武”意为皇帝奋发有为,英勇无比。
- 如雷如霆
- “如雷如霆”形容皇帝的威严和气势如同雷声和雷霆一般,震撼人心。
- 犷彼远夷
- “犷”意为粗犷,“彼远夷”指的是远方的国家或民族。
- 载震载惊
- “载”表示动作,“震”意为震动,“载震载惊”形容皇帝的威力让远方的民族感到震惊和恐惧。
- 帝命相臣
- “帝”指的是皇帝,“相臣”指宰相,这里的“帝命相臣”意味着皇帝的命令是由宰相传达的。
- 苏我疲民
- “苏”意为恢复,“我疲民”指让疲惫的百姓得以喘息。
- 维时莘公
- “维”表示语气词,“维时莘公”指的是此时(当政)的丞相(莘公)。
- 展也大成
- “展”意为展开,“也大成”表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公自平阳
- “自”表示从……开始,“平阳”是地名,这里指丞相来自平阳。
- 移镇于秦
- “移”意为迁移,“镇”指驻守的地方,“于秦”即在秦国驻守。
- 世皆谓公
- “世”指世人,“谓”指认为。
- 有脚阳春
- “有脚”意即珍贵,“阳春”指春天的温暖。
- 公在秦
- “公”在这里指丞相,“在秦”即在秦国。
- 百年无兵
- “百年”表示很长时间,“无兵”指没有战争。
- 世皆谓公
- 与第11句相同,指世人都认为丞相像春天一样珍贵。
- 二方不宁不令
- “二方”指两个方向,即东西方向。
- 帅臣议征
- “帅”意为率领,“臣”指大臣,“议征”意为讨论征伐。
- 发言盈庭
- “发言”指发表意见,“盈庭”指满堂。
- 公奏累上,如山不倾
- “公奏”指丞相的建议,“累上”意即连续上呈,“如山不倾”形容建议坚实可靠。
- 世皆谓公
- 与第11句相同,指世人都认为丞相像春天一样珍贵。
- 汉之营平
- “汉”指汉朝,“营平”指汉朝的将领。
- 既宅三辅
- “宅”意为居住,“三辅”是汉朝的三个重要地区。
- 复保五城
- “复”意为再次,“保”意为保护,“五城”指五个城池。
- 以迄于今
- “以迄”意为直到,“迄”意为到达,“今”指现在。
- 夏人请盟
- “夏人”指古代的夏朝,“请盟”意为请求结盟。
- 维将尽能
- “维”意为希望,“将尽”意为全部做到,“能”指能力。
- 惟公竭诚
- “惟”意为只有,”公”指丞相,”竭诚”意为全心全意。
- 公拜稽首
- “拜”意为拜见,”稽首”意为头叩地以示尊敬。
- 天子之明
- “天子”指皇帝,”明”意为智慧。
- 我公归矣
- “我公”指我的丞相,”归矣”意为回来了。
- 我民思矣
- “我”指自己,”民”指人民,”思”意为思念。
- 诏公复起
- “诏”意为诏书,”公”指丞相,”复起”意为复职。
- 周邦咸喜
- “周”指周朝,”邦”指国,”咸”意为都,”喜”意为高兴。
- 愿公百年
- “愿”意为期望,”公”指丞相,”百”意为很多,”年”指时间,”愿公百年”意为希望丞相活到一百岁。
- 以佐天子
- “以”意为用来,”佐”意为辅佐,”天子”指皇帝,”以佐天子”意为作为皇帝的辅佐。
- 罔俾樊侯
- “罔”意为没有,”俾”意为使,”樊侯”指樊哙,”罔俾樊侯”意为不要使樊哙独自享有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