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声苦。
箫声吹断夷山雨。
夷山雨。
人空不见,吹台歌舞。
危楼目极伤平楚。
断霞落日怀千古。
怀千古。
一杯还酹,信陵坟土。

【注释】

①秦楼月:乐府曲名。②箫声:指乐曲。③吹断夷山雨:形容乐曲的哀怨动人。④平楚:指楚地。⑤酹(lèi):以酒洒地祭奠。

【译文】

箫声哀婉,箫声把夷山的雨吹得断断续续。夷山的雨下个不停,人却不见了,只见吹台的歌舞。登上危楼眺望远方,伤心地看到楚地平野。夕阳西下,霞光四射,我满怀感慨地想到千古往事。一杯浊酒,我对着信陵君的坟墓祭奠。

【赏析】

这是一首写思忆故人之词作。上片写故人之不见,下片写故人之可怀。全词在追忆中寄寓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语言凝炼,意境深远。

“箫声苦”,点出箫声之哀。“箫声”是乐府《杂曲·瑟调曲》中的曲名,相传为汉魏间蔡琰所做,其词曰:“听此离骚兮,宛若商音;承欢侍宴兮,冒宠而见矜;恐沉菀其不达兮,恨无因而自荐;焉得崇桐相扶持,无乃重叹运命之无常?”“箫声”一词即用其意。“箫声吹断夷山雨。”夷山,泛称南方山区,这里指楚山。“夷山雨”、“箫声”都是比喻,说箫声如泣如诉,把楚山的雨也吹得断断续续了;这一句写笛音的悲切。

“夷山雨”,“人空不见”,是说楚山之雨绵绵不绝,而故人已不知去向;这是实境与虚境相结合的一种写法。“吹台歌舞”,则说明楚山雨虽久,但故人之歌舞仍在,这就又从另一个侧面写出了楚山之雨。“危楼目极伤平楚”,这一句承上启下,既写故人不在,又引出自己登高望远。“目极伤平楚”,写自己登高望远所见的楚地平川,“平楚”即平野。“断霞落日怀千古”,这是写自己登高望远时所见之景及自己此时的感受。“怀千古”,写自己登高山望远时,心中充满对故人的回忆和对故人一生的感慨。“怀千古”一句是上句“目极伤平楚”的结果,是因“伤平楚”而产生的联想和想象。

结末两句,由登高望远而想到自己要对着故人的坟土饮酒祭奠。“一杯还酹”,是说自己将举杯祭奠亡友;“信陵”,即战国时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他为人慷慨好客,广招宾客。“酹”,是古人祭神、墓、先人的一种礼俗,就是将酒杯里的酒浇在地上表示祭奠的意思。“信陵冢”,就是信陵君的坟墓,“还酹”就是还祭奠。

这首词通过登高望远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构思独特巧妙,别有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