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摇百草,吹我游山樊。
青山映华发,似我头上冠。
长松五月窗户閟,终古不散苍云寒。
步出乔木杪,俯视林下鞍。
飞亭枕爽垲,更觉天宇宽。
凭高送远开心颜,白云青嶂非人间。
深林冥冥白日暮,飞鸟裔裔长空闲。
夕阳万里开野色,晋赵形势空河山。
时清老守容痴顽,临风把酒遗巾纶。
明朝却望题诗处,城楼惟见烟中竿。
重午游冠山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午游冠山寺》是金代著名的文学家赵秉文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赵秉文,字周臣,号闲闲老人,金朝磁州滏阳(今河北省邯郸市)人。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书画家,还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包括平定州刺史、礼部尚书等。在任职期间,他以宽简为政,深受百姓爱戴。他的文学作品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歌原文:南风摇百草,吹我游山樊。青山映华发,似我头上冠。长松五月窗户閟,终古不散苍云寒。步出乔木杪,俯视林下鞍。飞亭枕爽垲,更觉天宇宽。凭高送远开心颜,白云青嶂非人间。深林冥冥白日暮,飞鸟裔裔长空闲。夕阳万里开野色,晋赵形势空河山。时清老守容痴顽,临风把酒遗巾纶。明朝却望题诗处,城楼惟见烟中竿。
诗歌鉴赏:《重午游冠山寺》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冠山的美丽景色,如“南风摇百草,吹我游山樊”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同时,诗中的“青山映华发,似我头上冠”则通过自然景观与个人形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消逝的自我感叹。而“深林冥冥白日暮,飞鸟裔裔长空闲”则是对自然界静谧美的一种赞美,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赵秉文诗歌艺术的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据平定旧志记载,赵秉文曾在金大安二年(1210年)任平定州刺史,并作有古体诗题名《重午游冠山寺》。这显示冠山在金代时期已有佛教寺院建筑的历史。赵秉文作为当时的政治人物,有机会游览这座历史悠久的寺庙,并在其优美的环境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赵秉文的《重午游冠山寺》不仅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幅融合自然美景和个人感悟的艺术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欣赏到赵秉文卓越的文学才华,还能深刻理解中国古代文人如何通过诗词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