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庞才卿雨中同游太宁山

群山西来高崔嵬,太宁万叠屏风开。
半天截断参井分,夕阳不到吟诗台。
近都形胜甲天下,况此万斛藏琼瑰。
青蛟百道走玉骨,下赴僧界如奔雷。
泉声夜作飞雨来,冷云滴破烟岚堆。
柏梯可望不可到,石鳞冷骨粘莓苔。
塔上一铃时独语,慎勿促装遽如许。
径须携被上方眠,明日颠崖看悬乳。
寺后一峰高更寒,归来驻马更重看。
萧萧易水寒流广,苍茫不见云中山。
西风栗叶高阳道,澹澹长空没孤鸟。
荆卿庙前湿暮萤,昭王台畔沾秋草。
拟豁千秋万古愁,更须一上郡城楼。
西山应在阑干外,注目晴空浩荡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庞才卿雨中同游太宁山》是宋朝诗人赵秉文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围绕此诗展开更多探讨,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这首诗及其背景和艺术特色:

  1. 作者简介
  • 赵秉文,金朝著名文学家,其诗歌多描绘自然景物,又工草书。他在五朝仕宦生涯中,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
  1. 原文解析
  • 诗句“群山西来高崔嵬,太宁万叠屏风开。”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太宁山巍峨壮丽的景象,如同万叠屏风般层层展开,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
  • “半天截断参井分,夕阳不到吟诗台。”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太宁山的景色,半空中仿佛被截断了,只有参井的分岔可见,夕阳也未能到达吟诗台,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幽远的氛围。
  1. 主题思想
  • 这首诗不仅是对太宁山雄伟景色的赞美,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一种抒发。通过对太宁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叹,以及对人生短暂、美景难留的感慨。
  1. 艺术特色
  • 赵秉文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就不仅体现在对太宁山景色的描绘上,还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和情感表达。通过对太宁山的描绘,传达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类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

《与庞才卿雨中同游太宁山》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赞美,以及他们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