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行

长白山雄天北极,白衣仙人常出没。
玉龙垂爪落苍崖,四江飞下天绅白。
匹马渡江龙飞天,云起侯王化千百。
至今甲第多属籍,时清毬马争驰突。
锦鞯貂帽猎春风,五陵豪气何飘忽。
前年胡骑瞰中原,准拟长城如削铁。
君家兄弟真连璧,胸中十万森戈戟。
向来论事天子前,汉廷诸公动颜色。
心知不易一囚命,顾肯贪功事无益。
西南方面应时须,帝曰来前无汝易。
从来十益不补损,三辅萧条半荆棘。
瘦妻曳耙女扶犁,惟恐官军缺粮给。
呜呼疮痍尚未复,且愿休兵养民力。
老夫谬忝春官伯,白首书生不经国。
伫公功成归庙堂,再献中兴二三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赵秉文的《长白山行》赏析

赵秉文,金磁州滏阳人,字周臣,晚号闲闲老人。他是金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曾中进士,后担任过不同的重要职务。他的一生充满了文学创作和行政工作,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其深刻的哲学思考。

《长白山行》是一首描写长白山的诗。长白山雄天北极,白衣仙人常出没。诗中的“长白山”是指位于中国东北部的长白山,以其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观而闻名。诗人用“长白山雄天北极”来描绘长白山的壮丽,同时暗示了其崇高的地位和神圣的意境;“白衣仙人常出没”则表达了诗人对神秘与超自然的想象和追求。整首诗不仅描绘了长白山的壮丽景色,还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在这首诗中,诗人采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使得诗歌层次丰富而富有深度。例如,“玉龙垂爪落苍崖,四江飞下天绅白”通过玉龙和飞下的江水形象,展现了长白山的雄奇与壮观。“匹马渡江龙飞天,云起侯王化千百”则通过马渡江与云雾升腾等元素,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天地合一的境界。

赵秉文的《长白山行》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更是对人生和宇宙的一种哲学思考。通过对长白山的刻画,诗人试图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赵秉文作为一位文人画家的才华,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独特见解。

《长白山行》是一篇具有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赵秉文的文学才华,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金朝及古代中国自然景观和文化背景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