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常度,日月有常数。
有生则有死,如朝必有暮。
来者不可却,去者那容驻。
但喜故岁新,新年行复故。
故交零落尽,世岂能久住。
年衰性自忘,所以语多误。
况复眼半昏,文字宜少觑。
前路那可知,正宜委运去。
幸近古稀年,无复更多虑。
仿渊明自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仿渊明自广》是金代诗人赵秉文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赵秉文诗歌创作的风格,也反映了金代文学的特色和时代背景。
赵秉文的诗歌创作以模仿古代著名诗人的作品而闻名。通过模仿陶渊明的诗风,赵秉文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和对古代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在《仿渊明自广》中,赵秉文巧妙地运用了陶渊明的诗句“天地有常度,日月有常数”来表达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敬畏和理解。这种引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展示了赵秉文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传统诗歌形式的掌握。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富有哲理性。赵秉文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如“来者不可却,去者那容驻”,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接受变化的人生态度。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反映了金代社会在动荡中寻求自我定位和精神寄托的需求。
《仿渊明自广》中还体现了赵秉文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但喜故岁新,新年行复故”等句,传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待相结合的情绪,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度使得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情感的真实流露。赵秉文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仿渊明自广》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高的诗歌,也是赵秉文个人哲学思考和文学追求的体现。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金代的文化风貌,也显示了作者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对于研究金代文学和赵秉文的文学成就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