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宁州

季冬落日黄,霜雪原野白。
驱车上峻坂,十步百夫力。
我行未半岭,回视但木末。
白云在高顶,可望不可及。
北风摧去翼,孤烟带远客。
居人候征骑,倦仆望前驿。
仓皇下坡陀,张灯已昏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宁州》是金代赵秉文创作的一首古诗,反映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这首诗描绘了冬季日落时分的景色和作者驱车上峻坂的艰难过程,以及回望高处白云时的感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诗歌原文
  • 季节与环境描述:诗中开篇“季冬落日黄,霜雪原野白”描写了冬季日落时分的景色,黄色的落日在雪地中显得格外凄凉。
  • 行动与困难的描述:接下来的句子“驱车上峻坂,十步百夫力”,表达了诗人驱车上山的艰难,每一步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 高顶与远客:诗中的“白云在高顶,可望不可及”描绘了一种高远而又遥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向往和敬畏。
  • 孤独与等待:“北风摧去翼,孤烟带远客”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感觉,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长途跋涉中遇到的困难的无奈和坚强。
  • 归乡与期待:最后两句“居人候征骑,倦仆望前驿”,描述了家乡人在等待诗人归来的场景,而疲惫的诗人则只能望着前边的驿站,表达了思乡之情和对家的渴望。
  1. 诗歌赏析
  • 艺术手法:《过宁州》运用了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通过对季节、天气、人物和环境的刻画,展现了一个深秋时节的旅途画面。
  • 情感表达:整首诗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情怀,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感受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于自然的敬畏。
  • 文化背景:金代的社会状况和文化特征也为这首诗增添了独特的韵味。赵秉文作为金朝的文人,其作品中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生活状态,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审美倾向。
  1. 历史地位与影响
  • 文学地位:《过宁州》在赵秉文众多作品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其诗歌创作的重要代表之一。
  • 历史意义:这首诗不仅是金代文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研究当时社会状况和文化背景的重要资料。
  • 传承价值:《过宁州》被广泛传颂,成为后世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作品。

《过宁州》作为赵秉文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艺术风格上独树一帜,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生之难,反映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