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十六

幽居淡无事,雅志了玄经。
眼花憎文字,悠悠竟无成。
中夜起不寐,披衣守寒更。
梅竹散清影,素月流广庭。
孤鹤閟逸响,切切寒虫鸣。
抚卷长叹息,慷慨恻中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十六”是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诗歌作品。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陶渊明(365年—427年),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他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的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卓越的田园诗派代表人物,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1. 作品原文
  • “冬夜长,明月光。拥衾寒窗独夜坐。”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1. 作品赏析
  • “冬夜长,明月光。拥衾寒窗独夜坐”表达了作者在寒冷的冬夜中,独自坐在被窝里,望着明亮的月光,感叹时光的流逝。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描绘了作者对着月亮举起酒杯,映出了自己的倒影,仿佛变成了三个人一样。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现了作者感受到山林中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色。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揭示了作者对人生真谛的理解,已经超越了言语的限制。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了诗人在悠闲自得的状态下,发现了自然的美景。
  •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传达了自然万物都有其规律,不可强求的道理。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则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依恋和对过往生活的怀念。

“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十六”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诗歌,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它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