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间喜色几时黄,满贮羁愁著瘦肠。
万里乡关飞不到,十年岐路走空忙。
杯心蘸月松梢影,鼻观通风柏子香。
最爱南山旧山色,梦中相觅不相忘。
次韵闲闲公梦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闲闲公梦归》品鉴
《次韵闲闲公梦归》是刘从益于公元986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刘从益用其深邃的笔触描绘了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山川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生活哲理的独到理解。
诗的开头“眉间喜色几时黄,满贮羁愁著瘦肠。”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内心的喜与悲。这里的“喜色”和“羁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也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诗歌进入主题:“万里乡关飞不到,十年岐路走空忙。”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人生道路的无奈感慨。通过对“乡关”和“岐路”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人生旅途的艰辛体验。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展示了他的人格魅力和人生智慧。
在诗歌的最后部分,“最爱南山旧山色,梦中相觅不相忘。”这两句诗再次强调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家乡山水的热爱。通过“梦中相觅不相忘”这一表达,诗人展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和对亲情、友情的珍视。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也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人文关怀。
《次韵闲闲公梦归》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情感世界的诗歌,更是一篇蕴含丰富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人生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