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本自足,人事或相须。
东坡画三昧,乃与龙眠俱。
黄州富丘壑,馀杭渺江湖。
已困口嘲弄,更堪手糊涂。
其来本游戏,所到非功夫。
平生斜川翁,尚友千载馀。
可闻不可见,风标定何如。
笑倩李居士,为予巧形模。
临流想有诗,沧浪元非渔。
不入声利场,政恐吾足污。
二公有深意,百年留此图。
不着色尘相,澹然如游天地初。
主人牢缄縢,丹青有渝此不渝。
题苏李合画渊明濯足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苏李合画渊明濯足图》是金代诗人刘从益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该诗的分析:
创作背景与主题: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黄州期间,刘从益通过苏轼和李公麟合作绘制的《渊明濯足图》,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趣的向往与赞美。诗中不仅描绘了画作的内容和意境,还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题苏李合画渊明濯足图》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通过对苏轼和李公麟合作绘制的《渊明濯足图》的描绘,展现了对古代文人雅趣的向往与赞美。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将读者引入到一幅宁静、高雅的画面之中,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生动的水墨画。
文化意蕴与启示:《题苏李合画渊明濯足图》不仅是一首描写画作的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意蕴的作品。它通过对古代文人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精神境界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追求。
文学鉴赏与价值:《题苏李合画渊明濯足图》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作为金代的文学作品,它展示了金代文人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宋代文人生活和文化背景的重要窗口,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具有重要的价值。
《题苏李合画渊明濯足图》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金代乃至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才华,还可以从中汲取到人生的智慧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