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锡生子四月八日

堂前种萱忧可忘,不如生儿喜殊常。
呕哑啼笑彩衣侧,满堂和气生嘉祥。
燕寝香凝佳梦兆,与佛同生佛亲抱。
我来初见出锦绷,肌肉照人眉宇好。
世间儿子空纷纷,如君此儿真慰人。
蓟山东盘出英秀,政与德门宜子孙。
天马驹,海鹤子。
气骨初成便超异,籋云冲霄从此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君锡生子四月八日》是金代诗人党怀英所作的一首描绘新生婴儿诞生之喜悦和祝福的诗歌。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新生命的到来比作天马驹、海鹤子等,寓意着天赋异禀与吉祥。此外,诗中还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以及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家庭的喜悦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这首诗的原文为:“堂前种萱忧可忘,不如生儿喜殊常。呕哑啼笑彩衣侧,满堂和气生嘉祥。”在这段文字中,“堂前种萱”指的是母亲在庭院里种植萱草,用以消除忧愁;然而,与孩子的到来相比,这种忧愁显然是微不足道的。诗句表达了一种观点:生育子女所带来的喜悦远远超越了任何忧愁,这种喜悦是非凡且值得珍视的。

诗中还描绘了新生儿的可爱之处,如“呕哑啼笑”,即新生儿的哭声,以及“彩衣侧”,描绘了婴儿穿着色彩斑斓的衣服,显得生机勃勃。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视觉形象,也加深了读者对新生儿出生时场景的感受。

诗中的“燕寝香凝佳梦兆,与佛同生佛亲抱”进一步强调了新生命带来的正面影响。这不仅仅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是佛教文化中对于生命的尊重和爱护。通过这种描述,诗歌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君锡生子四月八日》不仅是一首表达对新生婴儿降临的喜悦之情的诗歌,更是对生命本身的一种赞美和敬畏。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家庭的看重以及对生命的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