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德远伐松之什

社栎赋散材,乃遭匠石嗤。
高梧中宫徵,不能保孙枝。
全伤随用否,理固不可移。
堂堂十八公,端劲出天姿。
蟠根借馀润,茂郁清溪湄。
雨师夜失律,偶此遗神螭。
烟鳞渍寒雨,雾鬣明朝曦。
腾拿困愈壮,偃蹇僵不疲。
未能走沆漭,聊与草木嬉。
长风动头角,吟啸舒郁伊。
尘埃讵能久,雷电会有时。
昨宵卧溪月,老影闲横欹。
天明竟不举,俯仰益怪奇。
拿拳攀半崖,渴喙吞清漪。
希珍价不售,复病樵柯危。
材高辄尔耳,咄彼造化儿。
樛枝饱霜雪,遽与蓬蒿衰。
孤标挽万牛,未为廊庙知。
窈窕桃李春,奈尔千岁期。
枯桑岂自贾,取败以老龟。
兹非爨下材,梁栋终见施。
长短归自然,勿为凫鹤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张德远伐松之什》是金朝诗人党怀英的作品,其通过描绘松树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的象征手法,将松树比作有独特价值和生命力的存在,同时借由自然现象来表达人生的无常与坚韧不拔。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1. 作品背景
  • 诗的作者是金朝时期的党怀英,他在作品中展现了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作品风格推测,可能是在金朝时期创作的。
  • 《和张德远伐松之什》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个人经历或哲学思想有关,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促使诗人创作出了这样一首寓意深远的作品。
  1. 艺术特色
  • 诗歌采用了象征主义和隐喻的手法,通过对松树的形象描写,寓意人生的不同阶段和状态。
  • 诗中的“社栎赋散材”象征着平凡而坚韧的品质,即使被贬低,也能展现出独特的价值和生命力。
  •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松树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1. 主题思想
  • 诗的主题是对生命的尊重和赞美,即使是平凡的松树,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 同时,诗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在逆境中保持坚韧精神的重要性。
  1. 文化价值
  • 《和张德远伐松之什》作为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感。
  • 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影响了后世许多诗人的创作。

《和张德远伐松之什》不仅是一首表现力极强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金代文学和自然哲学的重要文献。它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人文关怀。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