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终献宫县黄钟宫咸宁之曲

扫地南郊,天神以俟。
于皇君在,克禋克祀。
交于神明,玄酒陶器。
诚心靖纯,非贵食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中的“亚终献宫县黄钟宫咸宁之曲”指的是金朝无名氏创作的《扫地南郊》一剧,该剧在亚、终献时使用黄钟宫咸宁之曲进行演奏

《扫地南郊》是金代的一部宫廷舞蹈剧,其内容涉及祭祀天神的仪式。这部作品在表演中融合了文舞和武舞两种形式。在“亚终献”阶段,文舞退去,武舞进场,同时宫县黄钟宫咸宁之曲作为伴奏音乐响起。此曲不仅用于祭祀的场合,还与皇帝饮福、登歌等仪式紧密相连。

《扫地南郊》的音乐结构严谨,包含六个章节,每章六成,共奏完三次,象征着祭祀礼成。这种结构反映了古代宫廷祭祀仪式的庄重和神圣。在剧中,亚、终献时的乐章被特别设计为《咸宁之曲》,它不仅展现了乐器合奏的技巧,也体现了对神明的敬仰和虔诚。

从文化角度来看,《扫地南郊》所体现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例如,在祭祀活动中,使用玄酒陶器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此外,通过登歌大吕宫、丰宁之曲等章节的演唱,传达了吉祥和祝福的信息。这些细节都展示了古人对自然和宇宙规律的敬畏以及对祖先和神灵的崇拜。

《扫地南郊》不仅是金代宫廷舞蹈的代表作品,也是研究古代中国社会礼仪、音乐艺术以及宗教信仰的重要文献资料。通过对这部剧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的祭祀文化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