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晚登楼

登楼晚暑复相攻,快意清风忽此逢。
云似碧山天似水,霁波平浸两三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晚登楼》是一首宋朝诗人密璹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在炎热的夏日傍晚登楼时的心境和所见之景。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创作背景
  • 密璹(1172年—1232年)又名完颜璹,本名寿孙,字仲实,一字子美。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
  • 《夏晚登楼》的创作时间虽未明确,但根据诗中的意境,可推测此诗是在夏天的一个傍晚所作。此时正值日落西山之际,暑气渐消,清风徐来,为诗人提供了一个登高望远、抒发情感的好时机。
  • 在宋代文人中,登高赋诗是一种常见且推崇的艺术活动,诗人通过登高可以更好地感受自然之美,同时也能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1. 诗歌原文
  • 登楼晚暑复相攻,快意清风忽此逢。
  • 云似碧山天似水,霁波平浸两三峰。
  1. 内容赏析
  • 登楼晚暑复相攻:这里的“晚暑”指的是傍晚时分的炎热天气,而“复相攻”则形象地描绘了太阳渐渐西沉时,暑热依然强烈的情形。
  • 快意清风忽此逢:“快意”意味着畅快,“清风”则是自然界中清新的空气或自然风,“忽此逢”表示意外地遇到了这样舒适的环境。
  • 云似碧山天似水:这两句用词华美,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如同碧绿的山脉,而天空的颜色也如水一般清澈。
  • 霁波平浸两三峰:“霁”是雨后天晴之意,“波”指水面,“平浸”描述波光与山峰相互映照的情景。
  1.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挑选,共同构建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 意象丰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如“云”、“山”、“水”等,创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氛围。
  • 情感真挚: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
  1. 历史影响
  • 此诗作为宋代诗歌的代表之一,不仅在当时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而且在后世也有很高的评价。
  •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诗被广泛传颂,成为研究宋代文学和艺术的重要文献资料。

通过对《夏晚登楼》的分析,可以看出其不仅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同时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