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弘正白描唐十八学士登瀛洲图

天策将军龙凤姿,十八人者皆英奇。
乾坤旋转岂无意,风云会合固有时。
唐虞盛际九官尔,而此乃复一倍之。
神物在渊众鳞集,五彩下德百羽随。
后来可惜贵才俊,只遣上古歌雍熙。
河汾夫子讲孔道,弟子仅以功名期。
当时房杜亦可喜,管仲器小宁无讥。
儒冠一著道士服,岂谓老氏论无为。
颖达祖汉疏经义,宜于圣奥初未知。
欧虞楮薛尚笔翰,一戈何足穷毫厘。
魏徵王圭差解事,亦足以格君心非。
玄武门前起仓卒,手足之血亲淋漓。
此时此獠可扑杀,敚婚仆碑竟何其。
斗米三钱户不闭,小康不补大义亏。
瀛洲一登老生愿,丈夫须作真男儿。
护龙河头生紫气,郁郁葱葱天宇弥。
金陵岂无此学士,医官酒保登天墀。
奎章开阁亦太甚,天历诏书无乃危。
布衣无能坐长夜,独搔短发频歔欷。
老妻笑人小女起,走把清镜临须眉。
西家好酒赊来吃,无用劳烦阎画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王弘正白描唐十八学士登瀛洲图》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远的意境,被誉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 (jié),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有“诗佛”之称。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一带,今陕西韩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开元年间进士。唐玄宗时累官至给事中。安史之乱时依附叛将,被贬至忠州营田官。杜甫素知其为人,故书其像于歌咏之列。

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

《题王弘正白描唐十八学士登瀛洲图》

玉玺光遥落帝居,碧山青壁绕清都。
当时十八真人会,图画应须白与朱。

首句“玉玺光遥落帝居”,用典,指汉文帝在上林苑建章宫前铸铜为“博望”金人以象征天子威仪,此即玉玺也。“玉玺”在这里比喻皇帝的权威。“遥落帝居”,指玉玺的光芒高悬,照临帝都。

次句“碧山青壁绕清都”,“清都”指京都长安。《史记·封禅书》:“自五凤以后,天下益不治,诸侯更相并,云为诸侯者七十余人,而王恢、徐勃、公孙弘、桑弘羊、萧何、曹参等七人皆霍去病弟子,争奉金钱赂遗盖主。”这里指汉武帝曾到过长安,并建了上林苑。

三句“当时十八真人会,图画应须白与朱。”《后汉书·方术传》:“武帝使东方朔作《仙人才略记》,数曰:‘上党霍生,河东郭虞……’”又:“武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客入贺,悉令休会。或献美味珍果、奇器异物,坐者各致极言。于是乃更起柏梁台,诏群臣赋诗,终不复下。”《史记·司马相如传》:“文君夜奔相如,相如乃以琴心挑之。”

“白与朱”,指绘画中的颜色,古人认为白色代表尊贵,赤色代表吉祥。这里说,当年十八位神仙聚会时,应该画出一幅画来纪念他们。

整首诗以“玉玺”“碧山”“青壁”描绘出长安的壮丽景象;以“玉玺光遥落帝居”“玉玺光芒四射照亮了皇宫的屋顶”;以“绿树环绕着长安城”“绿树成荫环绕着整个长安城”。这些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长安城的繁华与美丽。同时,诗中的“十八真人会”和“图画应须白与朱”,则暗示了这些神仙聚会的情景和他们的画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