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鹤清高六翮轻,孤云万里去冥冥。
汉科合应茂才选,唐士曾书遗教经。
好趁江南诸老在,尽看蓟北众山青。
锦衣归日春风满,期醉沙堤双玉瓶。
书与士瞻上人十首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与士瞻上人十首其二》是元代诗人仇远所作的一组七言绝句。以下是对《书与士瞻上人十首其二》的详细介绍:
作者背景:仇远,字仁近,自号山村、山村民,元代文学家、书法家。他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先生。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诗句原文:《书与士瞻上人十首其二》是仇远的作品,诗的内容如下:“野鹤清高六翮轻,孤云万里去冥冥。汉科合应茂才选,唐士曾书遗教经。好趁江南诸老在,尽看蓟北众山青。锦衣归日春风满,期醉沙堤双玉瓶。”
诗意解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超脱世俗的向往。诗中“野鹤清高六翮轻”描绘了一幅自由自在的野鹤形象,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精神自由;“孤云万里去冥冥”则形容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汉科合应茂才选,唐士曾书遗教经”暗示了对古代文人学士的评价,认为他们应当被世人铭记。“好趁江南诸老在,尽看蓟北众山青”表达了诗人想要结交朋友,遍览天下名胜的愿望。“锦衣归日春风满,期醉沙堤双玉瓶”则是诗人对自己归隐生活的美好期待,希望能有闲暇时光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沉醉于沙堤之上。
文化价值:仇远作为元代的重要文人,其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现状。《书与士瞻上人十首其二》不仅是其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抒发,也体现了元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通过这些诗歌,后人可以更好地了解元末社会的状况以及文人的精神世界。
《书与士瞻上人十首其二》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诗歌,也是研究元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欣赏,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