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廉夫新居韵

楼居最喜傍西河,春水溶溶生绿波。
近市小桥云影乱,隔帘疏雨竹声多。
执经弟子登金马,换帖山人贽白鹅。
欲向尊前吹铁笛,且听牙板翠儿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杨廉夫新居韵》是元代诗人卞思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是对杨廉夫新居生活的赞颂,也是卞思义个人情感与志趣的体现。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的内容、风格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 作者简介:卞思义,字宜之,元代淮安山阳人。他的生平事迹不多,但据资料显示,他曾有“气宇疏旷”的特点,且“早期有诗名”。卞思义长于咏物,其诗作在当时就颇受赞誉。

  2. 诗歌原文:楼居最喜傍西河,春水溶溶生绿波。近市小桥云影乱,隔帘疏雨竹声多。执经弟子登金马,换帖山人贽白鹅。欲向尊前吹铁笛,且听牙板翠儿歌。

  3. 诗歌赏析:卞思义在《和杨廉夫新居韵》中巧妙地运用了意象与画面来表现杨廉夫的新居生活。诗中描绘了新居傍水、小桥流水的景色,通过春水的流动和雨后的竹林声音,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宁静的氛围。此外,诗中的用典也颇为精妙,如“执经弟子登金马”,暗示着学问与地位,“换帖山人贽白鹅”则带有一种隐逸之意。卞思义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述,不仅展现了杨廉夫居住环境的优雅,更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赏以及对友人的祝福。

《和杨廉夫新居韵》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元代文人生活态度的缩影,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审美情趣。对于喜爱古典诗词的朋友来说,它是了解元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文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