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兴三首

隐几看山与世违,当门种竹亦无机。
五更骤雨随风过,满眼落花如雪飞。
每为注书消夜烛,亦常沽酒典春衣。
今朝急报任公子,昨日苍苔满钓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漫兴三首》是元代诗人艾性夫的作品,其以简洁而深邃的意境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漫兴三首》:

  1. 诗歌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艾性夫生活在元末明初,这个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人们的生活极为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艾性夫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时代的深刻感受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1. 诗歌内容概述
  • 第一首:“支离矮屋护松阴,半刻清闲直万金。”描述了一座简陋的小屋,四周环绕着松树的阴凉,只有片刻的宁静与安逸。
  • 第二首:“荒畦整整复斜斜,不种春风儿女花。”描绘了荒芜的田野,经过春天的耕耘后,又恢复了自然的状态。
  • 第三首:“冻耳萧萧天欲霜,冬深门巷意苍凉。”表达了冬日的寒冷和时间的流逝带来的寂寥感。
  1. 艺术手法分析
  • 意象运用:艾性夫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作为象征,如松树代表坚韧,荒畦代表自然回归,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 语言风格: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每一句都像是精心雕琢的珍珠,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又不失为艺术上的享受。
  • 情感表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独到感悟,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无奈感慨。
  1. 文学价值与社会影响
  • 文化价值:《漫兴三首》是元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历史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艾性夫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 后世评价:历代学者和文人对《漫兴三首》的评价甚高,认为它是元代诗歌的瑰宝,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艾性夫的《漫兴三首》不仅是一首反映元代社会生活和人民情感的诗歌,更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星。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值得深入研究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