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高门大道边,东风愁锁绿杨烟。
大儿已入滇池戍,嫠妇空耕陇上田。

《漫兴三首·其一》是唐代诗人吕诚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及其翻译的详细分析:

  1. 诗歌原文
    寂寂高门大道边,东风愁锁绿杨烟。
    大儿已入滇池戍,嫠妇空耕陇上田。

  2. 逐句释义

  • “寂寂高门大道边”:“寂寂”,形容高门庭院的静谧和深远。“高门”,指显赫的家庭或地位高贵的人。“大道边”,描绘出一种宽广的、通往远方的道路,暗示着人生的道路。
  • 译文:寂静无声的高门庭院位于宽阔的道路上。
  • “东风愁锁绿杨烟”:“愁锁”,表达了忧愁的情绪如同封锁一般。“绿杨”,指的是杨柳,常在春天发芽吐翠,象征着生命力。“烟”,则给人以朦胧、飘渺的感觉。
  • 译文:春风中带着忧愁,仿佛将绿色杨柳都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
  • “大儿已入滇池戍”:“大儿”,这里指的是家中年长的儿子。“已入滇池戍”,意味着儿子已经前往滇池边境戍守。
  • 译文:家中的大儿子已经去到滇池边境驻守了。
  • “嫠妇空耕陇上田”:“嫠妇”,指的是寡妇。“陇上”,指的是田间的小路。“空”,表示孤独和无依无靠的状态。
  • 译文:孤单的寡妇在田间独自耕种。
  1. 诗句赏析
  • 意境深远:诗中的“高门大道边”与“陇上”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荒凉的画面。通过这种对比,诗人不仅展现了社会的阶层差异,也反映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 情感细腻:诗人通过“东风愁锁绿杨烟”等意象,巧妙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亲人的担忧。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情与哀愁。
  • 语言优美:诗中的用词十分讲究,如“东风愁锁”和“绿杨烟”等,都具有浓厚的诗意,使整首诗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味。
  • 主题鲜明:整首诗以家庭和个人的命运为主题,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吕诚的《漫兴三首·其一》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也是对人性、家庭和社会关系的深度探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态度,从而更深入地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