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守金汤动万全,使君才调亦堪怜。
活人阴德谁能见,济物奇功已得专。
广铸精金酬健者,泛科寒士岂当然。
犒师劳将吾民职,争奈饥无买米钱。
时论田亩输银赋二律俾主事者知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时论田亩输银赋二律俾主事者知之》是元代诗人叶颙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是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作者介绍:叶颙,字景南,元明间金华府金华人。叶颙在元明两代活跃于文坛,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
诗歌原文:《时论田亩输银赋二律俾主事者知之》其二原文如下:“剑不潜锋岁未丰,带牛佩犊走西东。谁怜耕垦三时力,不直干戈一扫空。破屋饥人啼夜雨,荒村冤鬼哭秋风。有司科敛仍如旧,愿霁霆威略见容。”。
诗歌翻译与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叶颙对于农民艰辛生活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征收赋税行为的批判。诗中通过对比描绘出农民在艰难岁月中辛勤耕作的情景,以及他们在战争结束后仍然遭受剥削的痛苦。同时,叶颙也讽刺了一些地方官员依然按照传统方式征税,而没有考虑到民生疾苦。整首诗情感真挚,言辞犀利,展现了叶颙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
创作背景:此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元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农民饱受战火和苛捐杂税的折磨。叶颙作为一位诗人,通过自己的作品呼吁减轻农民负担,改善民生,反映了当时民众对公正和公平的渴望。
《时论田亩输银赋二律俾主事者知之》不仅展示了叶颙深邃的思想感情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而且体现了元代诗歌的时代特色和社会意义。通过阅读这首诗,人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