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不潜锋岁未丰,带牛佩犊走西东。
谁怜耕垦三时力,不直干戈一扫空。
破屋饥人啼夜雨,荒村冤鬼哭秋风。
有司科敛仍如旧,愿霁霆威略见容。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诗句解释及翻译:

首句:

剑不潜锋岁未丰
剑不潜伏锋芒,指剑未藏锋(没有显露锋芒),意味着今年收成不好。

次句:

带牛佩犊走西东
形容农民带着耕牛和农具到处奔波耕种,生活艰辛但勤劳。

第三句:

谁怜耕垦三时力,不直干戈一扫空(干戈)
谁可怜那些辛勤耕作一整年的人,他们的劳动成果不值一击地被扫除干净。

第四句:

破屋饥人啼夜雨,荒村冤鬼哭秋风(冤鬼)
形容在风雨交加、饥饿难耐的夜晚,人们只能哀嚎哭泣;荒芜的村庄里,冤魂悲泣秋风中。

第五句:

有司科敛仍如旧,愿霁霆威略见容(霁霆威)
官府仍然征收苛捐杂税,希望天公能降下雷霆之怒,稍显宽容。

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1. 剑不潜锋: 比喻没有锐利的锋芒或者隐藏起来不显露出来。
  2. 田亩输银赋: 古代赋税制度中的一种,农民需要将部分土地产出的粮食缴纳给国家。
  3. 科敛: 征税,此处强调官府依然在征收重税。
  4. 霁霆威: 意指天气转晴,雷电交加的壮观景象,比喻希望天公作主,给予宽免或减轻。
  5. 三时: 一年的三个季节,泛指一年四季或一年的时间。
  6. 破屋饥人: 形容穷困潦倒的人们,生活困苦到连破旧的房屋也无法遮风挡雨。
  7. 冤鬼: 指那些无依无靠、受尽冤屈的人,他们的灵魂在秋天的冷风中哭泣。
  8. 有司: 指官员或主管者。
  9. 霁霆威略见容: 希望官员们能够体谅民间疾苦,不再加重百姓的负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前社会状况的不满和担忧。诗人通过描绘农民的辛苦劳作与官府的苛刻征收,揭露了社会贫富悬殊的现实问题。同时,也表达了对公正、公平的期望以及对天意的依赖,希望天公能够怜悯百姓,减轻一些苛政。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揭露现实、表达同情、呼唤正义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