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青如蓝,处士衣可染。
独立万仞岗,眼空天地远。
扶筇访梅竹,褰裳蹑苔藓。
静听水潺湲,卧看云舒卷。
长啸抚孤松,乘闲数奇巘。
平生不动心,肯随名利转。
摩挲太古石,相知谅非浅。
南山晚眺
南山青如蓝,处士衣可染。
独立万仞岗,眼空天地远。
扶筇访梅竹,褰裳蹑苔藓。
静听水潺湲,卧看云舒卷。
长啸抚孤松,乘闲数奇巘。
平生不动心,肯随名利转。
摩挲太古石,相知谅非浅。
翻译:
南山的山色如同青蓝色一般清新,那处士的衣襟就像山一样可以洗涤心灵。
我独自站在高耸入云的山峰上,眼睛望着广阔的天空和大地,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宁静。
我扶着手杖去访问那些梅树和竹子,轻轻提起衣裳踏着湿润的苔藓。
静静地听着泉水潺潺流动的声音,躺着看云朵舒展开来,随风飘散。
我放声长啸,抚摸着孤独的松树,在闲暇之余数一数那些奇形怪状的山峰。
我的一生从未被外界事物动摇过,决不会因为名声和利益而改变初衷。
我用手摩挲古老的岩石,相互间的了解一定不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山水诗,诗人以“南山晚眺”为题,表达了他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首二句“南山青如蓝,处士衣可染。”描绘了南山的山色,用“蓝”来比喻山的颜色,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南山的壮丽景色。同时,“处士衣可染”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生活态度的自豪,即他能够保持一颗清净的心态,不受外界名利的影响。
接下来四句“独立万仞岗,眼空天地远。扶筇访梅竹,褰裳蹑苔藓。”进一步描写了诗人在山中的生活情景。诗人选择了一个高大的山脉,独自站立在那里,放眼望去,视野开阔到仿佛能看穿整个宇宙。同时,他也去拜访了山上的梅花和竹子,享受着山中的宁静与美丽。这里的“扶筇”、“褰裳”描绘了他动作的自然和悠闲,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顺其自然,享受当下。
接下来的四句“静听水潺湲,卧看云舒卷。”则是诗人在山林中的另一种体验。他静静地听着溪水的潺潺流水声,感受着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躺在床上看着云彩自由地舒卷变化,体会着自然的变幻无常但又充满生机。这些细节的描写,都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喜爱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最后四句“长啸抚孤松,乘闲数奇巘。平生不动心,肯随名利转。”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他长啸一声抚摸着孤独的松树,在闲暇之余细细数点那些奇特的山峰。诗人表示,自己一生从未被外界事物动摇过,决不会因为名声和利益而改变初衷。这表达了他坚持自己信仰的决心和对于世俗诱惑的不屑一顾。
最后的四句“摩挲太古石,相知谅非浅。相知非浅”,则是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对话。他用手摩挲着古老的岩石,表达出了与自然之间深厚而又深厚的感情,这份感情是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是一种永恒的联系。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