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歌

画舫绿杨边,吴娃竞采莲。
红妆映绿水,窈窕夸少年。
只愁莲心苦,食之味不甜。
只愁藕丝短,织之难成缣。
相与唱歌去,撑破苍波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采莲歌》是一首流传于福州、闽侯等沿海地区的风俗歌,与龙舟竞渡活动密切相关,每年四月底,有龙船的村镇都会用唱《采莲歌》的方式募集划龙船的经费。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采莲歌》的创作背景与其所在的地域环境息息相关。它不仅是当地居民生活习俗的体现,也是历史长河中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在每年的四月底,沿海的村镇会举办龙舟竞渡的活动,而《采莲歌》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传播的。
  2. 内容结构:《采莲歌》通常包含一段或多段歌词,这些歌曲的内容主要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美景以及采莲女们的生活情态。通过歌声,不仅展现了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3. 艺术特点:《采莲歌》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色。一方面,它借鉴了汉代乐府诗的形式,将民间歌谣进行整理和提炼,使之成为一种具有音乐性的诗歌。另一方面,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形式对唐宋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文学价值:作为一首与地方文化紧密相连的文学作品,《采莲歌》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反映了唐代乃至更早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审美体验。

《采莲歌》不仅仅是一首歌曲的名称,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通过对它的了解和研究,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情和文化特点,从而更好地珍视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