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子讲道濓溪书院今四十馀年

关雎麟趾久无声,谁共周官识治平。
独抱遗经身己老,空山落月梦魂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先子讲道濂溪书院今四十馀年》是明代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字伯阳,号阳明)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在濂溪书院讲学的四十多年的经历和心得。

文章开篇便以“先子”称呼自己,表现出对祖先的尊重和敬仰。接着,作者回忆了濂溪书院的历史和自己的求学经历,以及在书院中学习圣贤之道的经历。文章中提到,濂溪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学府之一,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

在文章中,王守仁详细地描述了自己在濂溪书院的学习生活。他提到,书院的教师都是德才兼备的学者,他们的教诲让他受益匪浅。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学习的渴望和对知识的热爱,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除了学习之外,作者还关注到了社会现实问题。他认为,学问不仅是为了个人修养,更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因此,他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王守仁总结了自己在濂溪书院的学习经验和心得,强调了学问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意义。他认为,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成为真正有智慧的人。

《先子讲道濂溪书院今四十馀年》这篇文章是王守仁对自己学术生涯的回忆和总结,也是他对学问和道德的思考和表达。这篇文章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识和崇高的品德,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明代思想文化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