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头风月夜萧萧,旅馆寒灯共寂寥。
三月病来忘肉味,九天清夜听箫韶。
【注释】
先子:指先父。讲道濂溪书院: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境内,濂溪书院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周敦颐讲学的地方。今四十馀年:四十多年过去了。江头:指九江的江边。风月夜萧萧:形容夜晚的江边景色清冷而寂静。寒灯:冷清的灯光。寂寥:寂寞凄凉。三月:农历三月,这里指初春时节。忘肉味:忘记了吃肉的味道。九天:指极天,极远的天空。清夜:清澈的夜晚。听箫韶:聆听箫声和韶乐。《尚书·尧典》说:“帝令夔典乐,和《韶》,九成。”《韶》,舜时音乐名。
【译文】
先父讲学濂溪书院至今已四十多年。
江头风月之夜显得格外清寂,旅馆中只有一盏孤灯陪伴着。
三月初春病来后,我忘记了吃肉,只想吃素。
极天的夜空中传来了箫韶之声。
【赏析】
首联点明自己先父讲学濂溪书院至今四十余年的时间,并写出了自己对这所书院的深厚感情。
颔联写自己的孤独与寂寞。作者以“江头”起笔,描绘了一幅江头月夜图:风月之夜,江水潺潺,寒气逼人,孤舟停泊在江边。此时,旅馆中只有一盏孤灯在昏暗中闪烁,诗人一人独坐在窗前,面对着如此凄清的景致,心中不禁生出无限感慨。接着,诗人又将视角转到了自己身上,他写道:“三月病来忘肉味,九天清夜听箫韶。”这句话的意思是,由于疾病缠身,他已很久没有吃肉了,以至于连肉的味道都忘却了。而在那极昼的夜晚里,他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箫韶之声,这悠扬悦耳的乐曲仿佛在诉说着天上人间的种种美好。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他虽然身处异地,却仍心系故乡,思念先父。而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始终无法忘怀的是那曾经陪伴过他的明月和清风,还有那曾经陪伴过他的先父。这些美好的记忆如同一道道深深的烙印印在了他的心头,让他时刻都无法释怀。
尾联则通过想象将诗人与先父之间的深情厚谊推向了极致。他想到了当年先父教书育人的情景,想到自己如今已远离故乡,无法再像以前那样陪伴在先父身边,不禁心生愧疚之情。而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也始终无法忘怀那些美好的时光,它们如同璀璨的星辰般照耀着他的心空,让他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