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韵秋日述怀简李克明

草木惊摇落,宾鸿度汉河。
故山归梦远,明月客愁多。
不复丁年壮,空悲《子夜歌》。
倚阑看北斗,零露满烟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韵秋日述怀简李克明》品鉴

在《和韵秋日述怀简李克明》这首诗中,吴景奎通过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诗中草木摇落,宾鸿度汉河,明月之下客愁多,展现了一种凄凉而又深沉的秋日气息。

诗的第一部分“草木惊摇落”,用生动的意象勾勒出秋天自然界的变化。草木的摇落象征着季节的更迭,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以及生命的轮回。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还隐含了人生旅途中的变迁与感慨。

第二部分“宾鸿度汉河”,则转入对人物情感状态的描述。宾鸿,即大雁,是古人常以比喻离别之情的象征。它们飞越汉河,似乎也在寻找归途或是表达对故乡的眷恋。这种象征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第三部分“故山归梦远,明月客愁多”,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得浑然一体。故山,指的是诗人心中怀念已久的家乡;明月,则是夜晚思乡时常见的意象。这两点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远方客人之愁的情感表达。

最后一句“不复丁年壮,空悲《子夜歌》。”则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凉之感。不再年轻,岁月已逝,只能空怀壮志,感叹青春易逝。而《子夜歌》,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歌曲,这里的使用,也许是诗人在抒发对于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朴素,却情感真挚。它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述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成功地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深远的思考。这不仅是对一个季节景色的记录,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让人在品味之余不禁深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