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风流,今夕与谁同乐。月台花馆,慨尘埃漠漠。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钱塘依旧,潮生潮落。
万点灯光,羞照舞钿歌箔。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昭君流泪,手捻琵琶弦索。离愁聊寄,画楼哀角。
传言玉女 · 钱塘元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是南宋时期的一首词,由词人汪元量创作。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文学价值来看,《传言玉女·钱塘元夕》是汪元量作为宋代词人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继承了中国古代词的传统形式和表现手法,还融入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时代的感慨。词中通过对雨夜怀人的叙述,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怀旧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这种情感的真挚与细腻,使得这首词具有很高的文学鉴赏价值。
从艺术特色上看,《传言玉女·钱塘元夕》展现了汪元量高超的词艺。词中的用词考究,意境深远,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传达了复杂的情感。尤其是“今夕与谁同乐?月台花馆,慨尘埃漠漠”、“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等句子,都显示出了词人独到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钱塘元夕的景象,也寄托了词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反思。
从文化背景和时代意义来看,《传言玉女·钱塘元夕》是研究南宋词的重要文献。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而动荡的时代,政治、文化和社会都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汪元量的这首词不仅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景,更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观。通过对这首词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南宋时期的社会风情和文学发展状况。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不仅是汪元量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宋代词文化的瑰宝。它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不仅值得词学研究者深入探索和研究,也应为广大读者所欣赏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