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归 · 庚辰七夕,与卫立礼同用此调

凉欺羽扇,风生蕲竹,秋意渐满院落。商声又过梧桐井,还误剖瓜佳会,泛槎仙约。谩忆中庭儿女夜,几笑语、花楼欢乐。尚认得、织女桥边,半是旧乌鹤。
何事明河影下,佳期如许,暗抱一襟离索。箭壶催梦,枕屏移恨,是青春行客。对良宵感旧,鬓发萧萧叹潘岳。阑干迥、翠帘休卷,待到更深,啼螀声又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归·庚辰七夕,与卫立礼同用此调是邵亨贞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在七夕节与友人共度佳节的喜悦与感怀。以下是对这首词及其创作背景、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节日氛围的营造:《八归·庚辰七夕,与卫立礼同用此调》创作于元朝,正值七夕节这一传统节日,古人有在这一天进行乞巧活动的传统习俗。
  • 作者与友人相聚:词中提到“与卫立礼同用此调”,表明邵亨贞在节日里与朋友共聚,共同欣赏这个特别的日子所带来的乐趣。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原文摘抄:凉欺羽扇,风生蕲竹,秋意渐满院落。商声又过梧桐井,还误剖瓜佳会,泛槎仙约。 谩忆中庭儿女夜,几笑语、花楼欢乐。
  • 诗词翻译:在这凉爽的秋风中,羽毛扇轻拂而过,风吹拂着茂密的竹子,院子里弥漫着渐浓的秋意。商声又穿过了梧桐井,却因一场误会而错过了品尝美味瓜果的约定,回忆起中庭儿女夜的欢声笑语,那些在花楼上的欢乐时光仿佛就在眼前。
  1. 赏析与评析
  • 意境描绘:词中通过写景抒发情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节日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诗意的古代夜晚。
  • 情感表达:通过对节日气氛的描绘以及对过往时光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1. 写作背景
  • 时代背景:元代社会动荡,文化相对繁荣,文人墨客在这一时期的创作往往富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人文情怀。
  • 个人经历:作为一名文人,邵亨贞可能曾在这一时期有过与其他文人的交流聚会,这样的节日聚会让他有机会吟咏自己的情感,创作出这首充满情感的作品。

《八归·庚辰七夕,与卫立礼同用此调》不仅是一首表达节日喜悦的词作,更是一种情感与文化的传承。它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同时也为后世提供了了解那个时代文化的一个窗口。对于读者来说,这首诗不仅仅是欣赏古代文学的美,更是一次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