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仙去大兰山,台殿空遗石壁间。
崖瀑四时飞白云,溪云长日护玄关。
青棂露冷从猿采,仙未风生看虎还。
昨夜洞前新雨过,主人留客听潺湲。
题丹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丹山》:幽深的诗意画卷
昂吉,明朝诗人,以《题丹山》名留青史。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神秘的山林景象,让人在历史的沧桑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神秘。
诗的开头“昔人仙去大兰山”,便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历史与自然的交融。作者通过这样的开篇,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历史场景。接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刻画,如“潺湲洞口看飞瀑”、“细雨霏霏洒接䍦”等,生动地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这些描写不仅让读者仿佛亲临其境,也表达了对大自然深深的敬畏和赞美。
昂吉并没有止步于描绘自然之美,他更进一步地挖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中的“白水真人好结客,碧山学士爱题诗”两句,既体现了古人对山水的喜爱,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这种理想在诗的结尾得到了升华:“鞠侯夜啸三花树,野鹿时衔五色芝”。这里的“鞠侯”和“野鹿”不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们象征着自由、和谐以及与自然的亲密无间。
昂吉的《题丹山》不仅仅是一首描写山水的诗歌,它更是一首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阅读《题丹山》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一种从古至今的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怀。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