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龙池水

浊泾一斛几半区,白田一沃成膏腴。
汾水流源亦不殊,循崖挟阜不可渠。
姑射山高草木敷,精英四散清流疏。
清流溉田田即癯,耕犍啬夫疲粪车。
陈蕃一室还扫除,渊明亦复新其庐。
伯夷柳惠圣之徒,其源逼窄其流污。
春日秋霜与化俎,何当得此辅唐虞。
中行未易良可吁,晋人努力无为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龙池水》是一首描写自然与人文交融的诗歌,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勤劳精神的赞美。《赋龙池水(即平水之源)》是元朝诗人姚枢的作品。诗中前两句“浊泾一斛几半区,白田一沃成膏腴”描绘了泾水混浊,却能滋养大片土地,形成肥沃的农田,象征着虽然环境条件艰苦,但通过勤劳可以创造美好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龙池水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诗中的“清流溉田田即癯,耕犍啬夫疲粪车”,不仅描述了农田的丰收景象,也反映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这种对勤劳精神的赞扬,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肯定。

在文化背景方面,这首诗反映了元代社会的特点。当时社会动荡,国家处于分裂状态,而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社会安定的期望。诗中的“陈蕃一室还扫除,渊明亦复新其庐”等诗句,展示了文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政治清明的追求。

《赋龙池水》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歌,更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研究元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