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公枢
赋龙池水 浊泾一斛半区,白田一沃成膏腴。 汾水流源亦不殊,循崖挟阜不可渠。 姑射山高草木敷,精英四散清流疏。 清流溉田田即癯,耕犍啬夫疲粪车。 陈蕃一室还扫除,渊明亦复新其庐。 伯夷柳惠圣之徒,其源逼窄其流污。 春日秋霜与化俎,何当得此辅唐虞。 中行未易良可吁,晋人努力无为迂。 解析 赋龙池水 这首诗通过描绘龙池水的清澈和肥沃,赞美了其自然之美。 浊泾一斛几半区,白田一沃成膏腴。
【注释】聪仲晦:即李聪仲,字晦。古意:古诗的意思。廿一首:诗的首数。爱而和之:爱好而加以应和。仍次其韵:再次用同一韵律。天道有定常:天理是固定的,不会改变。推行无少忒:推行没有差错。人心复何为:人心又该做些什么呢?迁□莫能测:变迁的征兆,没有人能测度。古人贵全交:古代重视完整的友谊。所贵在恒德:所以贵的是恒久的德行。黄金百炼馀:一百次的冶炼后,金子的质地仍然不改。不变当时色:保持它原有的颜色。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聪仲晦古意廿一首爱而和之仍次其韵 拔茅连其茹,激浊扬其清。 云山兴大厦,谅非一木成。 嶷嶷万斛舟,水积舟乃行。 群材惟柱石,国势何用倾。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聪仲晦的赞赏之作,他的作品充满了古意和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国家等各个方面的思考和认识。 首句“拔茅连其茹”,诗人以拔茅为比喻,寓意着在困境中要勇敢地站出来,像拔起了茅草那样坚韧不拔。同时
【注释】 聪:聪明。仲晦:即欧阳玄,字叔正。古意:古代的诗意。廿一:二十首。和:应和,答诗。仍次:继续作。其韵:指《白雪》曲调。 旷世少知音:世上很少理解自己心意的人。为谁歌:《白雪》是一首高妙的乐曲,但没有人能唱出它的意思。 风云重三顾:指汉末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故事。三顾:指刘备三次上山拜访诸葛亮。 捐躯轻呕血:指诸葛亮临终前,还念念不忘国家大事,最后因劳累过度而吐血。 考槃在涧阿
聪仲晦古意廿一首爱而和之仍次其韵中孚自有喜,无妄从生灾。 达人弭忧乐,世俗生嫌猜。 短翼登云衢,鹓雏栖草莱。 要知庸玉汝,天亦惜良才。 注释: 聪仲晦:指刘聪,字仲晦,西晋诗人。 中孚自有喜,无妄从生灾:中孚是古代的卦象之一,代表着诚信和喜悦;无妄则是指卦象中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意味着祸患和灾难。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命运的理解,认为人的命运是由自己的行为决定的,只有诚实守信、无妄为之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聪仲晦古意廿一首 —— “聪仲晦”可能是诗人的自称,或是指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古意"可能指古代的意境或思想。“廿一首”表示这首诗共有二十一句。 2. 爱而和之仍次其韵 —— “爱而和之”表示作者对这首诗的喜爱并尝试进行和作。“仍次其韵”则表明他在保持原诗韵味的同时,也进行了自己的创作。 3. 四海一红炉,焦心待时雨。 ——
聪仲晦古意廿一首 爱而和之仍次其韵 富贵惟润屋,德艺能润身。 蓬门信寒寂,道胜生阳春。 颜渊百世士,原思千载人。 先贤尝有此,吾辈甘常贫。 注释: 聪仲晦古意廿一首 - 聪仲晦是作者的号,古意是指古代诗歌的意思,廿一首是指二十首古诗。 爱而和之仍次其韵 - 指作者对这首诗的喜爱之情,并按照原诗的韵律进行了创作。 富贵惟润屋 - 指只有财富才能让房屋变得富丽堂皇。 德艺能润身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题虢国夫人夜游图》。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1-2句: ```plaintext 宴安怀鸩毒,荡佚国将亡。 ``` 译文: 在享受安乐之时,却怀有鸩毒之心,使国家走向灭亡。 注释: “宴安”指的是享乐安逸的生活;“怀鸩毒”比喻心怀祸心;“荡佚”指国家衰败;“国将亡”表示国家的灭亡。 第3-4句: ```plaintext 缅思天宝载,声色迷君王。 ``` 译文:
聪仲晦古意廿一首爱而和之仍次其韵得鹿未足喜,丧马勿用逐。 初萌得失心,方寸成百曲。 纤人恣物情,熊掌又鱼肉。 曾推万祸原,古今从一欲。 注释:这首诗是诗人聪仲晦的《廿一客》,共二十首。诗人爱而和之,并继续创作了这些诗篇。 得鹿未足喜,丧马勿用逐。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得到了鹿并不值得高兴,失去马也不要追赶。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对名利的追求并不是真正的快乐,而是短暂的满足。 初萌得失心,方寸成百曲。
诗句: ``` 大舜与人同,人心本无恶。 未达为善资,凡民曾不若。 临深莫为高,见是方知错。 出门有馀师,刍荛未应薄。 ``` 译文: 1. 大舜与人相似,人的本性并无恶意。 2. 当人们不能理解善的本质时,他们常常成为作恶的工具。 3. 深入思考可以发现,那些看似崇高的人往往是因为犯了错误才显得伟大。 4. 出门在外,应该向所有能提供帮助的老师学习,而不是只向那些地位显赫的人。 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