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茅连其茹,激浊扬其清。
云山兴大厦,谅非一木成。
嶷嶷万斛舟,水积舟乃行。
群材惟柱石,国势何用倾。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聪仲晦古意廿一首爱而和之仍次其韵
拔茅连其茹,激浊扬其清。
云山兴大厦,谅非一木成。
嶷嶷万斛舟,水积舟乃行。
群材惟柱石,国势何用倾。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聪仲晦的赞赏之作,他的作品充满了古意和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国家等各个方面的思考和认识。
首句“拔茅连其茹”,诗人以拔茅为比喻,寓意着在困境中要勇敢地站出来,像拔起了茅草那样坚韧不拔。同时,也暗示了在困难面前不能放弃希望,要有决心和毅力去克服困难。
接下来一句“激浊扬其清”,则是对“拔茅连其茹”的进一步解释和升华。诗人认为,在面对社会的污浊时,我们也应该像清除污泥一样,去除一切不好的东西,让世界回归到纯洁和美好的境地。这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和公平的追求。
第三句“云山兴大厦,谅非一木成”,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描绘和说明。诗人以云山为背景,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座宏伟壮丽的大厦。这座大厦并不是由一根木头建成的,而是需要无数根木头共同支撑才能完成。同样的道理,一个国家的强盛也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功劳,而是需要整个国家所有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最后一句“群材惟柱石,国势何用倾”,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每一个人民的共同努力和维护,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国家的支柱,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这样,国家才能稳固和发展,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动摇。
这首诗通过对聪仲晦作品的赞赏和解读,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国家等方面的深刻认识和思考。它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积极投身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事业中,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