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一红炉,焦心待时雨。
群生日熬熬,无从求乐土。
百拜吁苍天,吁天天未许。
亨嘉会有期,此非容力取。
诗句释义与赏析:
- 聪仲晦古意廿一首 —— “聪仲晦”可能是诗人的自称,或是指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古意”可能指古代的意境或思想。“廿一首”表示这首诗共有二十一句。
- 爱而和之仍次其韵 —— “爱而和之”表示作者对这首诗的喜爱并尝试进行和作。“仍次其韵”则表明他在保持原诗韵味的同时,也进行了自己的创作。
- 四海一红炉,焦心待时雨。 —— “四海一红炉”形象地比喻了天下如一个巨大的熔炉,人们在这里等待时机,希望有雨的到来。
- 群生日熬熬,无从求乐土。 —— “群生日熬熬”形容众生在困境中艰难挣扎。“无从求乐土”表达了人们在苦难中的迷茫和无助。
- 百拜吁苍天,吁天天未许。 —— “百拜”是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虔诚的请求。“吁天天未许”表达了人们对苍天的祈求,但天并未回应。
- 亨嘉会有期,此非容力取。 —— “亨嘉会有期”意味着美好的时光即将到来。“此非容力取”则表达了一种无奈,即美好时光的到来并非依靠个人力量所能把握。
译文:
在四海之内,我们如同一个大火炉般,焦灼地等待那及时的雨水。众生都在煎熬中苦苦挣扎,寻求一个快乐的世界。我们向苍天祈祷,祈求得到它的许可,但苍天却并未答应。美好的时光总会来临,但这并非靠我们的力量可以获取的。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环境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天下人共同的焦灼、众生的艰难挣扎,以及向苍天的祈求未能如愿,表达了作者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同时,诗歌也展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和高尚情操,尽管处于困苦之中,但仍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