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安怀鸩毒,荡佚国将亡。缅思天宝载,声色迷君王。
朝政出多门,十九分权纲。其谁堪炙手?秦虢连诸杨。
攀附势莫比,所冀保椒房。宫中陪宴乐,昼短疑夜长。
重为长夜游,细马驮宝装。胡不秉明烛,宴行撤礼防。
一从此风炽,野鹿逾宫墙。五岳出洛泜,四海同惨伤。
维时所贵显,赤族亦罹殃。马嵬脂粉暗,岷山涕泗滂。
明年虽幸还,大海翻田桑。山河增惨澹,日月销精光。
问民疮痍中,哭庙煨烬旁。女宠祸何酷,百悔不一偿。
在莒岂足拟,于兹不可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题虢国夫人夜游图》。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1-2句:
宴安怀鸩毒,荡佚国将亡。
译文:
在享受安乐之时,却怀有鸩毒之心,使国家走向灭亡。
注释:
“宴安”指的是享乐安逸的生活;“怀鸩毒”比喻心怀祸心;“荡佚”指国家衰败;“国将亡”表示国家的灭亡。
第3-4句:
缅思天宝载,声色迷君王。
译文:
回想起唐玄宗时的盛世,那时的君主被声色所迷惑。
注释:
“天宝载”指的是唐玄宗在位时期;“声色迷”形容君主沉溺于声色之中,失去了判断力。
第5-9句:
朝政出多门,十九分权纲。其谁堪炙手?秦虢连诸杨。
译文:
朝政由多个部门掌管,权力分散无法统一。谁能够执掌大权呢?只有秦、虢等杨氏家族。
注释:
“出多门”指的是朝政由多个部门掌管;“权纲”指权力的体系;“孰堪炙手”意指谁能掌握大权;“秦虢连诸杨”指的是杨氏家族与唐玄宗有关联。
第10-17句:
攀附势莫比,所冀保椒房。宫中陪宴乐,昼短疑夜长。
译文:
攀附势力的人众多,没有人能与之匹敌。只能在宫中陪伴皇帝享乐,白天时间过得很慢,夜晚感觉很长。
注释:
“攀附势”指的是依附权势的人很多;“所冀保椒房”意为希望保护好皇宫中的地位;“宫中陪宴乐”指在皇宫中陪伴皇帝享乐;“昼短疑夜长”形容时间过得很慢,仿佛夜晚更长。
第18-23句:
重为长夜游,细马驮宝装。胡不秉明烛,宴行撤礼防。
译文:
再次享受长夜的游乐,乘坐小马装载华丽的装束。为什么不点燃明亮的烛光,在宴会上撤去礼仪的防范。
译文:
再次享受长夜的游乐,乘坐小马装载华丽的装束。为什么不点燃明亮的烛光,在宴会上撤去礼仪的防范。
注释:
“重为”意为再次享受;“长夜游”指的是夜晚的游乐活动;“细马”指骑乘的小马;“宝装”指华丽的服饰;“胡不”意为为什么不;“秉明烛”意为点燃明亮的蜡烛;“宴行撤礼防”意为宴会上撤去礼仪的防范。
第24句:
一从此风炽,野鹿逾宫墙。五岳出洛泜,四海同惨伤。
译文:
从那以后,邪恶之风愈演愈烈,野鹿越过了宫墙。五岳出现于洛水之畔,四海百姓一同遭受悲痛。
注释:
“自此”指从那次事件开始;“风炽”意为邪恶之风越来越严重;“野鹿逾宫墙”指野鹿跳过宫墙;“五岳出洛泜”指五岳出现在洛水的旁边;“四海同惨伤”意指四海之内的百姓都遭受到同样的悲痛。
第25-32句:
维时所贵显,赤族亦罹殃。马嵬脂粉暗,岷山涕泗滂。
明年虽幸还,大海翻田桑。山河增惨澹,日月销精光。
问民疮痍中,哭庙煨烬旁。女宠祸何酷,百悔不一偿。
在莒岂足拟,于兹不可忘。
译文:
当时那些尊贵显赫的人也遭到了祸害,就连皇室成员也未能幸免。杨贵妃在马嵬坡的胭脂粉暗下死去,岷山之上泪水流淌。即使明年皇帝得以回朝,也无法挽回这无尽的悲痛。国家的山河更加萧条,日月失去了光辉。询问民间百姓的痛苦,看到祭拜的庙宇残垣断壁,女宠带来的灾难是多么的残酷,想要弥补却无法做到。即使在莒县也不足以相比,对此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注释:
“维时”意为当时的人们;“贵显”指的是尊贵且显赫的人;“赤族”意为皇室成员;“马嵬脂粉暗”指的是杨贵妃在马嵬坡被处死时,脸上的胭脂已经暗淡无光;“岷山涕泗滂”指的是岷山上流下的泪水如同滂沱大雨;“明年虽幸还”,意思是即便皇帝能够回到朝廷,也难以消除这无尽的悲伤;“大海翻田桑”指的是国家的土地变得荒芜,田野上的庄稼都被毁掉了;“山河增惨澹”,意思是国家的山河变得更加萧条;“日月销精光”,指的是日月失去了原有的光辉;“问民疮痍中”,指的是询问百姓的痛苦;“哭庙煨烬旁”,指的是祭祀的庙宇残垣断壁,人们在那里哭泣;“女宠祸何酷”,指的是女宠带来的灾祸是多么的残酷;“百悔不一则偿”,意思是想要弥补却无法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