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恭堂为胡拱衡赋

峨嵋山色扫晴空,中有高堂号友恭。
诗礼相传知岁久,埙篪迭奏觉春融。
枝连棣萼亲情似,树著荆花乐意同。
湖学育才先世事,子孙殊有古人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友恭堂为胡拱衡赋》是元末明初诗人凌云翰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友人胡拱衡的赞美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诗歌背景:凌云翰,字彦翀,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他因元至正间举人的身份在洪武初被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因事坐谪南荒。

  2. 诗歌内容:诗中描绘了峨嵋山的美丽景色以及其中的高堂,通过“诗礼相传知岁久,埙篪迭奏觉春融”等句子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教育传统的敬仰。同时,通过对树木、亲情、乐趣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俗。

  3. 艺术特色:凌云翰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既有高度的艺术美感,又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

《友恭堂为胡拱衡赋》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篇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作品。通过欣赏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元末明初的文化背景及其在文学上的表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