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络丝缰白鼻騧,锦衣乌帽小宫花。
临邛市上人争看,不是当年卖酒家。
送新进士还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新进士还蜀》是元代诗人泰不华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作品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文学造诣。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泰不华,字兼善,蒙古伯牙吾台氏,居台州,初名达普化,文宗赐以今名。泰不华在英宗至治元年中进士,后历任集贤修撰、绍兴路总管等职。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也参与过历史编纂和修订工作,并在政治军事领域有杰出的贡献。他的一生可谓多面手,无论是在政界还是文学创作上,均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诗歌原文及翻译:金络丝缰白鼻騧,锦衣乌帽小宫花。 临邛市上人争看,不是当年卖酒家。此诗简洁明快,通过描绘一幅热闹的街头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新进士归来的关注与好奇。诗句中的“金络丝缰”和“锦衣”形容了新进士华丽的装束,而“小宫花”则增添了一丝雅致的气息。“临邛市上人争看”展示了人们对新进士的热烈欢迎和好奇态度,这不仅是对其学识的认可,也是对其未来可能取得的成就的期望。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诗歌背景:《送新进士还蜀》的创作背景同样重要。元代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与唐宋时期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元朝虽然结束了长期的战乱,但文化发展仍面临一定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泰不华的这首七言绝句不仅表达了对新进士的祝福和期望,也体现了对那个时代文化传承的思考。
《送新进士还蜀》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其背后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更值得深入探讨。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了解,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元代的文化特色以及泰不华的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