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七首

赠君葡萄之芳醇,璚瑰玉佩之锵鸣。昆吾鹿卢之宝剑,空桑龙门之瑟琴。
红颜晖晖不长盛,流光欺人忽西沈。愿君和乐兮欣欣,听我长歌行路吟。
不见陆机华亭上,寥寥鹤唳讵可闻。朝愁不能驱,暮愁不可处。
中区何陕隘,乘云汗漫瑶之圃。爰从王母访井公,复约元君谒东父。
灵桃花开银露台,玉文枣熟青琳宇。我愿于焉此中息,锡以遐年永终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行路难七首”并非李白的作品,而是唐代伟大诗人郭翼的诗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以下是对《行路难七首》及其作者的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
  • 《行路难七首》是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表达,显示了诗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坎坷与不易。
  1. 作者简介
  • 郭翼(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元代人称其为“桑龙门之瑟琴”。郭翼的创作风格独特,其诗歌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大自然的美。他的诗作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思想,还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现实面貌。
  1. 诗歌主题
  • 诗中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表达,显示了诗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坎坷与不易。
  1. 艺术特色
  • 郭翼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能够深刻地表达出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他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使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境。
  1. 文学影响
  • 郭翼的诗作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尤其是在元代,他的诗作受到了广泛的推崇和赞赏。《行路难七首》作为其作品中的一部分,同样体现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才华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行路难七首》是唐代诗人郭翼的作品,而非李白。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的坎坷与不易,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和理想的深刻思考。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唐代诗歌以及郭翼的读者来说,《行路难七首》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