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歌行

有父有父溪村居,苍颜白发七尺躯。醉时高歌乐疏旷,家无担石常晏如。
东邻西舍邀即去,不复晚景悲桑榆。有儿流落在天末,未得归隐同樵渔。
呜呼一歌兮重长叹,遥望家书寄回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四歌行》是元代诗人陈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从这首诗的原文及其主题进行深入解析:

  1. 诗人介绍
  • 生平背景:《四歌行》的作者陈宜甫生活在元代,其具体生平和创作时期不详,但可以从诗歌的内容推测他所处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元代是一个社会动荡、文化多元并存的时期,这样的历史环境对诗歌风格与主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艺术成就:陈宜甫在诗歌创作上有一定的成就,他的诗作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在艺术上也具有一定的水准。《四歌行》是其作品中的佳作之一,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特色与魅力。
  1. 诗歌原文及鉴赏
  • 诗歌原文:《四歌行(其一)》是陈宜甫创作的一首诗,描写了一位乡村老翁的生活情景。诗中的老翁居住在溪边的小村庄,尽管生活清贫,但他心态豁达,常在酒后高歌,享受简朴的乐趣。
  • 主题分析:《四歌行》描绘了一个普通农民简单而充实的生活,体现了元代人民朴实无华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人生哲学。通过老翁的日常生活,展示了一种超脱物质追求的精神风貌,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比外在的物质条件更为重要。
  • 文学价值:《四歌行》作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