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萧起宗还凉上

客中送客意不乐,借问何门曳子裾。
白下水高船起日,淮南木落雁飞初。
壮怀更复频看剑,济世终当用读书。
令弟少留数会面,北来音信未应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萧起宗还凉上》是元代诗人陈德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陈德永,字叔夏,号两峰,是元朝的台州黄岩人。他年少时从师于盛象翁和林弦斋,并曾担任过江浙儒学提举等职务。他的文学才华得到了当时文人的认可,留下了许多作品。
  1. 诗歌原文
    客中送客意不乐,借问何门曳子裾。白下水高船起日,淮南木落雁飞初。壮怀更复频看剑,济世终当用读书。令弟少留数会面,北来音信未应疏。

  2. 诗歌注释

  • “客中送客”指的是在异乡为官时送别友人,表达了离别之苦与不舍。
  • “何门曳子裾”询问友人的家门所在,表现出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
  • “白下水高船起日”、“淮南木落雁飞初”分别描写了水上行船和秋季的自然景象,增添了诗歌的画面感。
  • “壮怀更复频看剑”,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壮志豪情以及时刻准备为国家效力的决心。
  • “济世终当用读书”,表明诗人认为通过学习可以更好地实现济世的理想。
  1. 诗歌赏析
  •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尚的志向。通过具体而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和深情的诗句,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以及对个人抱负的追求。
  1. 写作背景
  •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和背景,目前没有确切的历史资料证明其确切的创作年代。然而,根据陈德永的生平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来看,这首诗很可能是在元末乱世的背景下所作,反映了诗人在政治动荡时期对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担忧。

《送萧起宗还凉上》是陈德永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且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