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刘复初隐居四咏耕田

东皋南亩雨新晴,杏花欲开菖叶生。
田妇蒸藜来午饷,邻翁荷锸趁春耕。
乌犍引犊村村出,布谷催人处处鸣。
归与儿孙共闲夜,一窗灯火读书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乐平刘复初隐居四咏》是元代诗人张翥创作的七言律诗。该诗描绘了春耕图景,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农村生活画面。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张翥(1328年—1389年),字仲举,号蜕庵,晋宁人。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以豪放不羁的个性、精湛的文才著称。他的文学作品多涉及历史、诗歌和音乐等方面,其诗作格调高雅,词尤婉丽风流。

  2. 诗歌原文与翻译

  • 原文部分:《乐平刘复初隐居四咏·其一·耕田》
  • 译文:东皋南亩雨新晴,杏花欲开菖叶生。
  • 注释:东皋指的是东南方向的田地;南亩即南方的农田。雨新晴意味着刚刚停过雨,天气晴朗;杏花欲开说明杏花即将绽放;菖叶生则是指菖蒲叶开始生长。
  • 作品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春天农事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农民辛勤耕作的情景。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田园诗意。
  • 评析:张翥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用诗歌将其记录下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独特韵味。
  1. 作者背景:张翥的生活经历非常丰富,他曾在家居江南时期接受良好的教育。顺帝至正初,他被朝廷召入为国子助教,后来因故退居。他在晚年修习辽金元三史,并在完成史籍后升任为翰林编修等职。此外,他还曾担任过河南平章政事等重要职务,并以翰林承旨致仕。

  2. 诗歌创作背景:元代是一个社会动荡但文化繁荣的时代,许多文人雅士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和抒发情感的作品。张翥作为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状况。

  3. 诗歌的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张翥擅长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之中。
  • 语言优美:他的诗词语言流畅、音韵和谐,既保留了古典诗词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人的审美习惯。

《乐平刘复初隐居四咏·其一·耕田》不仅展示了张翥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劳动的尊重,还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农耕文化的一次回顾,也是对现代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启迪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