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山中宿雨晴,白云绿树最分明。
茅堂早起无他事,去看溪南新水生。
题青山白云图
介绍
《题青山白云图》是元末明初张以宁创作的一首诗,属于五言律诗,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内心的感慨。
《题青山白云图》是张以宁根据一幅名为“青山白云图”的画作所作的诗作。该作品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眼光。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末明初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时,要结合全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昨夜山中宿雨晴,白云绿树最分明。 “昨夜山中宿雨晴”一句是写诗人昨晚在山中过夜,宿了一夜雨后初晴的好天气。“山中”指山间,也就是作者的住所。“宿雨晴”的意思是说雨停了,天空晴朗,空气清爽。这句诗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天气情况。 “白云绿树最分明”意思是说山野中的白云和绿树分得非常清楚。“分明”的意思是清楚明了
【注释】 青山:青翠的山。白云图:指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山腰绿树:指山腰的树木郁郁葱葱,绿意盎然。雨初收:指春雨刚刚停止。天际:天空。如流:像流水一般。杨花:柳絮。轻鸥:指白色的鸥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描绘了诗人在九江船上看到的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山腰绿树雨初收,天际白云如水流。”这两句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首先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山水画,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诗中提到的刘生用墨如用兵,墨如雨点鸦乱行,表现了画家运笔如飞、气势磅礴的特点。须臾生纸气飞动,浮云白白山青青,则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 秦皇昔向湘江下,怒伐湘山山尽赭,此树能逃烈㷔中,至今瑶翠森如画,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保护。最后两句窈窕复疑盘谷中,书痴拟欲挂高松,饥煮肉芝分白雪,寒披栗叶啸天风,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
注释: 苍苔覆盖的茅屋顶上,是春天的山景。翠绿的树木和飘浮的烟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昏暗的景象。我已经在渔矶上分别了十年,现在我不想再与那青湾相见,我羞于将我的白发对着它。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离别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青山白云图,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他回忆起在青山白云下的茅屋顶上度过的日子,那时的景色是多么的美好。然而现在他已经离开家乡十年了,再也不能回到那个熟悉的环境了
【注释】 题:《青山白云图》诗后。 萝薜(lào bì):指藤萝与薜荔,均生长于山间野地。阴阴:浓密的样子。 覆:遮盖。 亭:亭子,即亭台。 雨馀:指春日细雨过后。 汀:水边平地,泛指江、河、湖、海等水边平缓之地。 放:散开,散落。 溪山:指江河山水。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日雨后,绿树荫浓,白云飘荡的情景。诗人通过写白云被风吹散,散向四方,使“几点青”的景物更加鲜明生动,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注释】 题青山白云图:指画《青山白云图》的诗。 曾:曾经。 九龙山下住:传说中龙潜居的山名。 结庐:筑室安居。 正在云深处:住在云彩里。 日日看山还看云:天天看山,也要看云。 长教剪却当檐树:常常将门前树枝修剪掉,使屋檐下没有树木遮荫。 无端:无缘无故。 一别猿鹤群:猿与鹤等飞禽忽然离群而去。 蹄(tí)北(bèi):马行时蹄子向北。 尘途:尘世之路。 拂衣晚:拂去衣袖,表示辞官归隐,晚归。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先输出诗句”,然后根据注释翻译诗句,最后写出译文的意境即可。 本题中,“青山欲转绿溪回,古木春云掩复开”意思是:青山要转绿溪流回来,古树掩映着春天的白云,又展开它的枝叶。此句是写山、水、树、云等景物的美景
【注】题青山白云图:指唐代诗人贾岛的《画山水歌》诗。 石林烟雾冷冥冥,一舸西风过洞庭。 注释:石林中云雾缭绕,寒冷幽暗;船儿在西风吹拂下渡过洞庭湖。 日暮白云飞去后,江南无数乱山青。 注释:太阳落下,白云飘逝,消失在天际,江南一带群山连绵不断,一片苍翠欲滴的景象。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山水画卷。首句以“石林烟雾冷冥冥”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一舸西风过洞庭”
题青山白云图 茆屋何人共住,石林似我曾游。 白云只在半岭,青山谁到上头。 注释: 1. 茆(máo)屋:用茅草等搭建的简易房屋。 2. 石林:形容山峰如树林,参差不齐,苍劲有力。 3. 白云:指山间的云雾缭绕。 4. 半岭:山的一半高度。 5. 青山:指远处的山峦。 6. 谁到上头:是谁到达了山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青山白云图前的回忆。下面是逐句释义: 1. “白云江上头,忆着昔曾游。” 注释:诗人站在江边,眼前是连绵的白云。他回忆起曾经在那里游玩的情景。 赏析:首联点出题意“白云”,为全诗定调。 2. “睡起青山雨,坐来红叶秋。” 注释:“睡醒”指的是诗人醒来后发现外面是青山和下雨的景象;“坐来”则是指诗人坐在画前等待,发现四周是秋天的景色。 赏析:第二联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
题:青山白云图 山色秋光何所似,烟涵紫翠连千里。 半山云断山欲摧,落落长松扶不起。 松根茅屋山人居,竹窗萝径环鸣渠。 我欲访之不可得,且来独坐披新图。 注释: 1. 山色秋光何所似,烟涵紫翠连千里。 - 这句描述了秋天的景色,用“山色”和“秋光”两个词来表达,描绘出山色的秋光之美。其中,“烟涵紫翠”指的是山中的云雾笼罩着紫色和翠绿色的树木,仿佛是连绵不断的。而“连千里”则表达了这种景色的辽阔
青山之中有白云,古今能画者数君。 南宫房山去已久,高步独数朱山人。 山人于画但适意,闲中翰墨恣游戏。 下笔江山千万重,妙入天机夺元气。 昨日王家饮酒醒,写出会稽山阴之兰亭。 尖峰削圭插天出,长松偃盖垂云青。 想当暮春三月初,天气清明景物舒。 流觞曲水发高咏,一代名士今何如。 凉烟夕草总陈迹,留得斯文数行墨。 鲁鱼亥豕何其多,一片谁存晋朝石。 右军孙子复才贤,宦游万里西南天。 石田茅屋春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