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秋光何所似,烟涵紫翠连千里。
半山云断山欲摧,落落长松扶不起。
松根茅屋山人居,竹窗萝径环鸣渠。
我欲访之不可得,且来独坐披新图。
题:青山白云图
山色秋光何所似,烟涵紫翠连千里。
半山云断山欲摧,落落长松扶不起。
松根茅屋山人居,竹窗萝径环鸣渠。
我欲访之不可得,且来独坐披新图。
注释:
- 山色秋光何所似,烟涵紫翠连千里。
- 这句描述了秋天的景色,用“山色”和“秋光”两个词来表达,描绘出山色的秋光之美。其中,“烟涵紫翠”指的是山中的云雾笼罩着紫色和翠绿色的树木,仿佛是连绵不断的。而“连千里”则表达了这种景色的辽阔,好像延伸到了千里之外。
- 半山云断山欲摧,落落长松扶不起。
- 这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上的景象。“半山云断”意味着山的一半被云雾遮挡,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山欲摧”则形容了山峰似乎即将倒塌,形象地表达了山势的险峻。而“落落长松扶不起”则是说那些高大挺拔的长松,虽然坚韧不拔,但似乎无法支撑起整个山体,给人一种悲壮之感。
- 松根茅屋山人居,竹窗萝径环鸣渠。
- 这句继续描述了山上的住所。“松根茅屋”指的是在松树下搭起了一个简陋的茅屋,这样的住所给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竹窗萝径”则是指通过竹林和藤蔓编织成的小路进入屋内,这些小路让人感觉清新而宁静。而“环鸣渠”则描绘了周围的环境,水渠环绕四周,叮咚作响,增添了一份生机。
- 我欲访之不可得,且来独坐披新图。
- 这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去拜访这个地方的愿望却难以实现,只能选择在这里独自坐着欣赏美景并翻阅新的画作。这种无奈之情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壮丽。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