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寺

破寺依山杪,平湖绕四围。
霜风吹客鬓,水气湿人衣。
渔舸鸣榔急,吟篷载酒归。
晚来闲物色,坐览岁华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破寺》是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
  • 陈子升,字乔生,广东南海人,明诸生的后代。在南明永历时期,曾担任兵科右给事中。后因国家沦陷,陈子升流亡山泽之间,期间他酷爱诗歌,尤以七言律诗见长。
  1. 诗歌原文
    瀑水交流山路断,萧萧孤寺半峰藏。
    瓦边红叶坠莲座,窗畔昏鸦投竹房。
    饥虎习闻持戒语,湿萤分点坐禅香。
    几人到此团圞久,为拨寒炉上石床。

  2. 诗歌赏析

  • 意境营造:诗的开头“瀑水交流山路断”,描绘了一幅山路被瀑布冲断,显得异常孤寂的画面。接着,“萧萧孤寺半峰藏”进一步衬托出破败寺庙的静谧和苍凉之美。这种对比增强了读者对寺院的向往与神秘感。
  • 细节描写:例如“瓦边红叶坠莲座”,通过颜色的变化(红叶)和动作(坠落)来增加视觉上的生动性和动态美。同时,“湿萤分点坐禅香”则用湿气和萤火虫的点点光晕来形容夜晚寺庙内的宁静氛围。
  • 主题表达:整首诗歌虽然看似描述一个荒凉的场所,但实际上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平静的情感。通过对寺庙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于人生境遇和精神寄托的思考。

《破寺》作为一部具有深刻哲理和丰富艺术表现力的诗歌,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