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水交流山路断,萧萧孤寺半峰藏。
瓦边红叶坠莲座,窗畔昏鸦投竹房。
饥虎习闻持戒语,湿萤分点坐禅香。
几人到此团圞久,为拨寒炉上石床。

破寺

孤峰半掩,红叶飘洒,静谧古刹中透出丝丝人间烟火气

  1. 瀑水交流山路断,萧萧孤寺半峰藏
    译文:瀑布的水声潺潺,山路被隔断,只有那半山腰的一座孤寺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注释:孤寺,即指这座位于山半腰的小寺庙。这里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孤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清雅宁静的世界。
  2. 瓦边红叶坠莲座,窗畔昏鸦投竹房
    译文:瓦片边缘挂着红色的叶子,它们像秋日的落英一样缓缓地坠落;昏黄的窗外,一只乌鸦停在竹子制成的房间上休息。
    注释:红叶,即秋天的叶子,常带有红色。这里通过描绘红叶和乌鸦的形象,传达出秋天的氛围和寺庙的宁静。同时,用“坠”字形象地描绘了落叶的轻盈姿态,增加了诗句的画面感和动态美。
  3. 饥虎习闻持戒语,湿萤分点坐禅香
    译文:饥饿的老虎在寺院里听到僧人念诵佛经的声音,感到十分宁静;而夜晚的萤火虫则在僧人周围飞舞,为僧人点亮了一盏盏禅修灯。
    注释:“饥虎”,即饥饿的老虎。这里的老虎象征着修行者的心境和境界,通过描写它来隐喻修行者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而“湿萤”,即萤火虫。这里利用萤火虫的光亮和动作,营造了一个温馨而祥和的环境,使读者感受到寺庙中浓郁的禅意和宁静。
  4. 几人到此团圞久,为拨寒炉上石床
    译文:有几个人在寺庙里停留了很久,他们为了取暖,便搬了一块石头放在炉子上当作床铺。
    注释:团圞,即围坐在一起。这个句子表达了人们对佛教文化的喜爱和向往,以及他们在寺庙中长期逗留的原因。同时,用“为拨”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寻找温暖的场景和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而“寒炉”、“石床”则分别代表了寒冷和简陋,但在这里却成了人们享受生活、体验禅意的象征。这些词语的选择不仅增强了诗句的意境,也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人文情怀。
    赏析:
    整首诗以破寺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示了一幅充满禅意的生活画卷。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性和感染力。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的方式,将寺庙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主题思想。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既体现了诗歌的美感,也展示了诗人的高超技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